友情提示: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,请尝试鼠标右键“刷新”本网页!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,谢谢!! 报告错误
得趣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

篡唐-第303章

按键盘上方向键 ← 或 → 可快速上下翻页,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,按键盘上方向键 ↑ 可回到本页顶部!
————未阅读完?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!




    不管什么人登门,一律不见另外,你让王先生到后水见我,同时命沈光和王伏宝戒备。

    我和王先生说话的时候,不希望,也不想任何人发现。”

    后水,是指李府后宅那一座面积广袤的人工湖泊。大约有荥阳县洞林湖的三分之一大小,环境颇为雅致。由于勾连洛水分支,所以湖泊中的水常年不绝。即便是今年酷暑,后水依旧波光粼粼,湖泊垂柳摇曳。

    李言庆和王頍泛舟于湖上,静静聆听着王頍陈述。

    “自从得到府君通知,我就命人打探柴孝和的过往经历。

    此人祖籍弘农,后随秋浦县令前往出镇秋浦,此后再未返回中原。刘元进起兵造反时,柴孝和时任秋浦县正,抵挡住刘元进多次进击,被吐万绪所看重,因功举荐,自秋浦调任荥阳。

    从表面上看,似乎并没有太大问题。

    可是我托人往秋浦调查时,却发现了一个意外事故。原秋浦县令,也就是当时柴孝和的上官,死因颇有古怪。据说当时刘元进的兵马还没有抵达秋浦,秋浦县令就已有月余未曾出现。也就是说,那秋浦县令在刘元进还没有攻打秋浦的时候,可能已经死了但在不搞讣告上,却说秋浦县令,死于刘元进兵犯秋浦时我曾作出假设,若秋浦县令于月前已死,是怎么死的?这很值得怀疑。如果是被柴孝和所杀,那柴孝和,又为什么杀死县令呢?”

    李言庆蓦地反应过来,“王公的意思是”

    “柴孝和与刘元进有勾结,故而柴孝和杀死了秋浦县令,掌控秋浦。

    本来刘元进是要北上声援杨玄感,可不成想杨玄感兵败太快,刘元进兵至秋浦后,不得已仓皇而退。柴孝和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,抛出了秋浦县令战死,而他接掌秋浦,抵御叛军的说法。

    这样一解释,似乎也能解释通顺不过目前而言,这只是一个假设,我并未找到任何证据。”

    王頍一口气说完,最后却露出一丝苦笑。

    “如今江淮大乱,叛军四起。秋浦作为宣城郡通往庐江必经之路,已变成一片废墟。昔日秋浦百姓,都流离家园。我之所以能知道这个情况,还是得了郑家的帮助你也知道,郑家南来一支在宣城郡也有些根基。若非如此,只怕连这个消息也打听不到,实愧对府君。”

    李言庆一开始不动声色,到最后,才露出一抹笑容。

    “王公能在毫无头绪的情况下做出此等分析,已是难能可贵。

    我之所以调查柴孝和,也出于偶然。说实话,能得王公如此判断,与我而言,足矣

    呵呵,至少我现在已经知道,柴孝和与我,是友是敌。”

    这也算不得安慰,言庆也是实话实说。

    从一开始的一点点怀疑,到现在得出这么大的一个推测。勿论这推测是对是错,都证明了李言庆一开始的怀疑,并非无的放矢。敌、友之分必须清楚。否则迟早,会吃一个大亏!

    当年宇文家和弥勒教哈士奇的合作,让李言庆至今无法忘记。

    可以说,哈士奇最终是死在宇文述一家的手中。且无需去计较究竟出自谁的手臂,敌友不分,最终会下场凄凉。言庆深以为鉴,自然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疑点。柴孝和有趣的家伙!

    “王公,从即日起,我要你动用麒麟台下的一切力量,给我盯死柴孝和。

    他每一天的行动,吃了什么,说了什么话,哪怕是什么时候放了一个屁,你都要清楚知道。”

    王頍不禁哈哈大笑!

    他虽是名士,出身名门。

    可是漂泊江湖,早已习惯了市井之言。所以言庆这番有些粗鄙的话语,他非但没有鄙薄,反而有些亲切。

    “府君只管放心,我会让柴孝和身上的每一根毫毛,都无处藏匿。”

    “另外,王公要为我盯住杨庆。”李言庆说:“我要杨庆每天都要提起我的名字,你可有办法?”

    王頍一笑,“这又有何难?”

    两人相视,同时抚掌大笑起来。

    一种从未有过的充实感和满足感,涌上王頍心头。

    他出身世胄,从小就有神童之名,自认是才华出众,胸怀锦绣文章。然则上半生,奔波流离,一直不得重要。到了最后,只能隐姓埋名,自深感委屈。可是现在,他手握百万巨资,荥阳郡下,尽在他掌控之中这种得以施展才华的满足感,即便是高官厚禄,也无法比拟。

    而且言庆和他的思路颇有些相似,往往只需一点暗示,彼此就能心领神会。

    这样的感觉,正是他所希望。

    “府君只管做事,荥阳风吹草动,老夫自会为府君盯紧。”

    李言庆长出一口气,头枕双手,躺在小舟甲板上。

    “王公,快要变天了!”

    王頍笑着点点头,“是啊,快要变天了!”

    他美滋滋拿起酒杯,抿了一口三勒浆。抬头看去,但见天边,乌云密布,风卷闷雷,自湖面掠过,荡起了一圈圈,涟漪,如欲知后事如何,请登陆om,章节更多,支持作者,支持正版阅读!

第294章 第廿五章 各取所需() 
整整一夜骤雨,打得花园中遍地残落。

    第二天清晨,天气并未好转,依旧是阴沉沉,断雨零星。李言庆起了一个大早,带着两头獒犬,漫步于后水湖畔。

    和王頍说到很晚,也让言庆更增添几分信心。

    王頍的思路,和李言庆大差不差,基本上相同。言庆想名正言顺的掌控荥阳,难度非常大。

    即便是言庆曾向萧皇后表过忠心,可毕竟年纪太轻,很难被人信服。

    东都三大留守,哪个不是久经宦海沉浮的老狐狸?樊子盖、卢楚、元文都对隋室可谓忠心耿耿,否则隋炀帝也不会把他三人留守洛阳。他们断然不会轻易将荥阳,托付给一个青年。

    即便这青年名声响亮,即便这青年战功显赫

    所以,杨庆就成了李言庆掌控荥阳的唯一途径。能把杨庆掌控在手中,这荥阳基本上也就落入李言庆之手。王頍认为,言庆的时间已经不多,必须要尽快得到杨庆信赖,插手荥阳地方事务。

    这也将是李言庆日后,主要的发展方向。

    对王頍的分析,言庆深以为然。

    按照隋朝的官职,地方官员大致分为两种。一种是有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员。比如郡守、长史、司马、录事参军、郡丞、郡尉、功曹、户曹等职务,必须经由吏部审批,报备之后委任。

    这种官途,手续繁琐,要经由中央之手。

    李言庆要走这条路的话,困难重重。毕竟他以军职身份,参与地方事务,很容易招惹非议。而且吏部方面也会以他资历全无,而予以拒绝。这类官职,基本上是一个萝卜一个坑,很难腾空出来。

    所以,王頍为李言庆选择了另一个途径:由郡守直接辟置。

    按照规定,各郡官员的人数,根据郡制品级,皆有定额。上上郡146人,上中郡141人,下下郡97人。这么多官员,大约只有三分之一是由朝廷委任,而其他都是有郡守、县令招募、辟置,差不多等同于幕僚一样的性质。其俸禄皆有郡守、县令支出,需报备吏部,但不在吏部官员名册序列之内。其性质,大约等同于后世的事业编制,虽有不同,大差不差。

    “公子若想插手地方,郡部从事一职,最为合适。

    表面上,郡部从事不过正七品,而且没有任何实权。然则他等同于郡守的耳目,有监察督导弹劾之职。除县城主官外,其下一应吏员,皆可弹劾。所以,即便是县令,也要退让几分。

    不过这是个得罪人的差事,杨庆在荥阳三年,并未委派专人。公子可以设法谋取此职位,则可以名正言顺插手地方各类事务。就比如柴孝和近来委任吏员,公子也能设法给予破坏。”

    虽说在这个时代生活近二十年,但实际上,李言庆对于地方官制,还不是太清楚。

    就拿这个郡部从事而言,他此前根本没有听说过。

    “郡部从事,有这个官职吗?”

    王頍不禁大笑,轻摇手中羽扇,颇有几分仙风道骨之韵。

    “公子不知道这官职,也属正常。事实上现在知道这个职位的人,恐怕也不会太多。郡部从事,自开皇二年,先帝废除州、郡、县三级制度,改为州县两级制度后,就很少有人使用。

    不过,这个职务又确实存在。一来没什么油水,二来嘛,又容易得罪人,所以愿意出任的人就很少。杨庆之所以没有设立此官职,非其不愿,实乃无人,公子正可轻易取之。”

    如果不是在宦海沉浮许久的人,还真不容易想出这个办法。

    李言庆站在湖畔,思忖昨日王頍的话语,越发感觉王頍为他考虑的周详。接下来,只看王頍如何运作,以使言庆顺利获取这样一个职位

    “少爷,黄先生刚才来报,说柴县令又派人前来,请少爷过府饮宴。”

    毛小念轻手轻脚来到言庆身后,低声禀报。

    李言庆嘴角微微一翘,这柴孝和倒是挺热情啊!

    从昨天到现在,已经三次派人过来。言庆本来不太想过去,可又一想,柴孝和如今毕竟是巩县的父母官。所谓县官不如现管,自己在巩县这一亩三分地上,免不了会与柴孝和应酬。

    如若总是推辞不见,难免会有一些尴尬。

    其实,李言庆对柴孝和的印象挺不错。如果不是三个月前他心血来潮的灵机一动,开始对柴孝和留意的话,也许现在,他依旧会认为柴孝和是一个不错的家伙。然而昨夜王頍把他调查的结果说出来,并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之后,李言庆对柴孝和,就不自觉的多了一份小心。

    这是个善于伪装,也善于隐忍的家伙

    在处置尹家的事情上,他借用李言庆的手,顺理成章的达成目标,并且竖立下足够的威信。

    现在,他开始摘取三年隐忍的果实了!

    在巩县布置亲信,并试图控制巩县。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,让人无话可说。

    李言庆对他更加赞赏,同时也更加小心可惜,他手中没有证据,否则就可以除掉这个隐患。

    杀个把人,对言庆来说算不得什么。

    可他却不能不考虑,杀人之后所带来的后果。

    “告诉柴县令,我正午准时赴约。”

    言庆想了想,头也不回的说,“另外让老沈和马三宝两人过来,我有事情,要交代给他们。”

    毛小念轻巧的答应一声,悄然退下。

    李言庆漫步走进凉亭,看着雨水打在湖面上,激起一圈圈的波纹,嘴角不禁露出一丝笑意。

    如果猜测不错的话,柴孝和宴请他,是想要解释近来巩县的变化。

    即便柴孝和是一县之长,可李言庆的爵位和身份摆在那里。有些事情,他总归要想李言庆做出解释。想来,柴孝和在解释的同时,也会探听言庆的口风。这时局,这变化,柴孝和想在巩县立足,就必须要有言庆支持。不管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,言庆觉得,把柴孝和留在巩县,也符合他的利益。

    他已经知道了柴孝和的底细,自然可以做出相应安排。

    如果换一个官员过来,还需要重新磨合、了解反而有些麻烦。倒不如,让他继续留在这里。

    ****

    大业十二年,六月二十三,翟让攻取金堤关。

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
未阅读完?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!
温馨提示: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,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!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,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!